比思論壇

標題: 老杜敬诸葛,东坡爱周郎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xunfeng    時間: 2018-4-16 19:22
標題: 老杜敬诸葛,东坡爱周郎

唐代大诗人杜甫无疑是诸葛亮的超级老粉丝,写过的相关诗歌有近十首之多。例如:《八阵图》、《诸葛庙》、《上卿翁请修武侯庙,遗像缺落,时崔卿权夔州》、《咏怀古迹五首》、《古柏行》、《武侯庙(庙在白帝西郊)》、《夔州歌十绝句》、《蜀相》、《阁夜》等。

老杜为什么这样崇拜诸葛孔明呢?原因非止一宗。

其一,他对诸葛亮的忠诚与奉献精神由衷的钦佩。自己也一心做一个大唐朝的忠臣,像诸葛亮一样的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可惜没有机会,一是官职不高,一个左拾遗远没有进入中央政府。尽管他有当住建部长的才能,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居者有其屋的理想抱负,但没有人赏识,空怀了一腔美丽的梦想。

其二,他对诸葛亮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怀有深深的同情与惋惜,希望这位千古名相能够更加完美、高大。可惜,一点忙也帮不上。诸葛亮虽有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,但“六出祁山”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,苍天不佑,方始英雄泪尽。

其三,杜甫也在成都,住着几间草房,生活窘迫,无力改变,时局又比较动乱(正逢安史之乱),距离丞相祠堂没有多远,只能通过咏叹诸葛亮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惆怅。

其四,杜甫歌颂诸葛亮反映了唐代士大夫和文化人的价值取向,希望为国家的安定与强盛作贡献,就像诸葛亮那样充满智慧,勤勤恳恳,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者兼善天下”,崇尚那种了不起的家国情怀。同时也盼望能有诸葛亮那样的贤才力挽狂澜,平定战乱,赢得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。

到了宋代,社会逐渐安定,经济文化迅速发展,大批文化人和士子走上政治舞台,一展抱负。但是,有的一帆风顺,平步青云,有的历尽坎坷,命运多舛,老将至矣,大志未酬,未免借古抒怀,一吐胸中块垒。这种近于牢骚的情绪,如果进入了诗词创作,常常会成为争相传颂的佳作。苏东坡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就是如此。

因为改革的政见不同,他遭遇了乌台诗案的劫难,应该是莫须有的罪名。好容易被放了出来,又被贬到黄州的穷乡僻壤之地。在此种困苦不堪的境遇中,他夜游赤壁,写下了千古名篇《前赤壁赋》和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后者甚至成为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。该词歌颂的对象正是三国的少年英雄周瑜。在赞叹了周郎情场、战场两得意之余,也抒发了自己“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,人间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”的感慨,非常想像周郎那样驰骋沙场,报效国家,死而无憾。可惜,时不我待,不再年少,头发都白了。生活没有给他机会,也只能遥望当年周郎的“羽扇纶巾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”的儒雅英姿,长叹一声“人生如梦”,用一杯酒祭滔滔东去的江水,这就是命啊!

杜甫与诸葛亮同在一城,容易感同身受,因此才有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的千古一叹,才有“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”的历史评价。苏轼因夜游赤壁而触景生情,不由得发思古之幽情,望逝者如斯而慨叹命运的波折。唐代文化人倾向于历史人物的业绩和品德,宋代文化人则偏重于历史人物的个性风采。看点虽有所不同,但英雄崇拜的情怀却殊途同归也欤!



作者: xszz097    時間: 2018-4-16 21:18
各有所好
作者: zcg119    時間: 2018-4-18 20:52
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强求不得
作者: 安慰的早上    時間: 2019-12-4 09:49
丰富的内涵
作者: 甘草    時間: 2020-12-14 10:43
惺惺相惜
作者: kiuciso    時間: 2022-7-17 01:33
給樓主大方的分享點贊



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bbb-ccc.shop/) Powered by Discuz! X2.5